Loading...

時/光.酒/歌——2010太平洋詩歌節

   太平洋詩歌節,今年進入第五屆,已經成為台灣唯一每年如期舉辦的詩歌節。

    同樣在太平洋畔幽靜如世外桃源的松園別館,從11月19日開始,我們以「時/光.酒/歌」為主題,進行三天的詩樂活動。今年的與會者包括剛從北歐參加「冰島詩歌節」歸來的兩位海外詩人——北京的臧棣、東京的蜂飼耳,日本學者上田哲二,以及余光中、楊牧、席慕蓉、管管、吳晟、零雨、陳育虹、陳義芝、廖咸浩、陳克華、鴻鴻、楊小濱、葉覓覓、曾珍珍、李進益、翁文嫻、張梅芳、簡齊儒、黃東秋、黃梁……等島內詩人、詩評家。阿美族女歌手阿洛.卡力亭.巴奇辣,詩人、舞者阿道.巴辣夫,也將以原聲、原舞之美,加入這一年一度的秋之節慶。

    我一直覺得花蓮人每日面對的太平洋是個深罈,始終在釀造著什麼。應該就是詩吧,不然這小小地方怎麼出現這麼多詩人。不只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駱香林、楊牧等舊、新體詩人,九十年前過海來此的日本人,即在島嶼邊緣花蓮港先後成立了「うしほ」(潮)俳誌社、「あぢさゐ」(紫陽花)短歌會等團體,數百位寫詩者一、二十年間發表了幾千幾萬首俳句、短歌,讓我們驚嘆花蓮真是一個詩的城市。當年他們在美崙山上舉行歌會的地方,很可能就是今日我們所在的松園!

    或者太平洋釀造的是酒,週而復始、一波波的時光之歌,讓詩人對之而歌,詠嘆生之悲喜、宇宙自然妙趣的液化的繆司。太平洋徐徐流出如詩之酒波,我們用海岸絕美的U型杯飲之,在金陽燦爛的松園,在萬物圓熟的秋日。

    詩人余光中老師日前在報上發表了他譯的濟慈詩〈秋之頌〉,頌讚「和成熟的太陽交情最深,/與他共謀該如何用葡萄/來加重並祝福茅簷的爬藤;/把屋邊的果樹用蘋果壓彎,/教所有的果子熟透內心」的豐實的秋天。詩的最後一節,蟲鳥禽獸們也在舉行詩歌節:「當橫霞燎艷將逝的薄暮,/把刈後的平野染成玫紅;/溪邊的柳叢就有小蚊群/哼成哀怨的合唱隊,時高/時低,要看是風起,風停;/肥壯的羊群在山上叫喊;/蟋蟀在籬下低吟;女高音/是知更在花園裡吹口哨,/成群的燕子在空際呢喃」——歌詠這充滿視覺、聽覺、觸覺之美的季節。成熟的葡萄是用來釀酒的,圓熟的心智是用來釀詩的。

    詩人楊牧老師多年前寫就的〈時光命題〉,似乎是特為此次與會者準備的複習題:被吳剛所伐的月桂,如何缺而復合,一再「受傷還開花」?被追求桂冠的詩人們寫盡的主題,如何以相同又不同的姿勢、聲調,不斷被更新?楊牧說:「默默/我在探索一條航線,傾全力/將歲月顯示在傲岸的額//老去的日子裡我還為你寧馨/彈琴,送你航向拜占庭/在將盡未盡的地方中斷,靜/這裡是一切的峯頂」。詩人以詩,以歌,雕刻時間,讓其發光。

    感謝花蓮縣文化局、祥瀧公司、亞士都飯店、吳明益律師、孔繁錦醫師……等,多年來對太平洋詩歌節的支持。近七星潭海邊的花蓮酒廠,今年特別提供該廠傳奇的黃金啤酒讓與會者暢飲。一切的峯頂,時光的酒歌——在太平洋畔,美崙山上的松園,我們彷彿聽到,從天上翻滾到人間,原汁原味、天人合一的混聲歌唱:「很海洋!喝海洋!」「Hosanna!Ho-da-la!」

回上一頁

隱私權政策 服務條款